丹東銀杏樹有上千 年的歷史。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,丹東市就在街路兩旁栽植銀杏樹,七經(jīng)街、六緯路和九緯路三條主要街路兩旁的銀杏樹已是歷經(jīng)世紀滄桑的百 年古樹。據(jù)考證,現(xiàn)今亞洲國家城市種植有百年銀杏樹的街道只有6條,而丹東市就有3條。1984年,丹東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決議,將銀杏樹確定為丹東市市樹。
丹東是亞洲國家擁有百年以上銀杏樹最多的城市。大孤山寺廟中的雙株銀杏樹樹齡達1300多年。在丹東市區(qū)的大街小巷和公園內,分布著相當數(shù)量的300-500年樹齡的銀杏樹,市區(qū)的主要街路,幾乎被百年以上的銀杏樹所覆蓋。?據(jù)統(tǒng)計,丹東市 80年以上樹齡的大銀杏樹近千株。
銀杏樹渾身是寶,集食用、藥用、材用、綠化和觀賞等多種用途于一體,具有很高的科研、經(jīng)濟、藥物和生態(tài)利用價值。
銀杏種仁中含有淀粉、粗蛋白、核蛋白、粗脂肪、蔗糖、礦物質、粗纖維等,作為食療滋補保健用品已有悠久歷史。宋朝曾把它列為貢品、圣品,深得皇帝喜愛。銀杏提取物在中醫(yī)藥中有著特殊的地位,白果即為銀杏的種子,據(jù)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熟食溫肺、益氣、定喘嗽、縮小便,止白濁,生食降痰”。
銀杏葉中以黃酮為主的有效成份,具有奇特功效:降低人體血液中膽固醇水平,防止動脈硬化。對中老年人輕微活動后體力不支、心跳加快、胸口疼痛、頭昏眼花等有顯著改善作用。通過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彈性而降低血壓,有較好的降壓功效,降低血液粘稠度,使血流通暢,可預防和治療腦出血和腦梗塞。銀杏葉制劑與降糖西藥合用治療糖尿病有較好療效,可用于糖尿病的輔助藥。降低脂質過氧化水平,減少雀斑,潤澤肌膚,美麗容顏。對預防冠心病心絞痛有明顯的作用,可改善心臟血流、保護缺血心肌的功能,可降低膽固醇、甘油三酯、升高高密度脂蛋白,可明顯降低血脂水平,降低中老年人冠心病的發(fā)病率,通過對銀杏葉提取物制劑的臨床應用,發(fā)現(xiàn)它能夠改善細胞血液循環(huán)、活化細胞代謝,因而對老年癡呆癥、腦損傷后遺癥、腦血栓等疾病的療效顯著,還能抑制亞硝胺等物質的致癌作用。
銀杏木材質地優(yōu)良,易干燥,不翹裂,兼有特殊之藥香味,素有“銀香木”之稱。常用于建筑、鑲嵌、各種雕刻工藝、高級文化和樂器用品以及工業(yè)特殊用具等。 銀杏樹體高大,偉岸挺拔,雍容富態(tài),端莊美觀,季相分明且有特色,又抗病蟲害,耐污染,對不良環(huán)境條件適應性強,是優(yōu)良的綠化樹種。銀杏也可以栽成盆景作擺設。
銀杏樹之所以成為丹東地區(qū)特產(chǎn),是因為丹東的氣候、土質適宜銀杏樹生長。丹東銀杏農(nóng)場正是在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下創(chuàng)建起來的。
丹東大孤山“活化石”——千年銀杏
丹東銀杏街